学子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学业支持> 最新资讯> 学子风采> 正文
学院2025三下乡团队“双城助力实践行”系列活动之调研考察中物院科技馆
作者:梁家辉 何俊良 王丽娟      时间:2025-07-14      阅读量:

2025年7月13日下午,学办主任兼辅导员王丽娟带领“双城助力实践行”实践团走进绵阳科技城的中物院科技馆。此次调研作为“行走的大思政课”,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一、四支部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全程参与,通过“支部共建+实践研学”模式,深化对科技报国精神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协同的理解,进一步厚植学子家国情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物院)作为核武器研制核心单位,其“北京时期”、“青海221基地时期”、“四川山区时期”、“四川绵阳时期”的布局调整史,恰似国防科技协同发展史诗。这种因势而变、聚力攻坚的逻辑,与成渝双城打破壁垒、优化科技资源的实践遥相呼应。

在讲解员引导下,实践团逐层参观展区。四支部党员付薇在院士墙前驻足良久,指着王淦昌院士“以身许国”的誓言向支部成员分享:“这与我们支部‘党建+志愿服务’的理念相通,老一辈用忠诚铸就核盾牌,我们要以专业所长服务双城基层治理。”两支部还在邓稼先手稿展区开展现场微党课,结合公共管理专业特色,讨论“两弹一星”精神如何转化为推动成渝政务服务通办的动力。

青海221基地展区里,科研人员在零下30度帐篷实验的影像,让我们懂了“艰苦奋斗”的分量。来自四支部的石金阳聚焦制度创新:“中物院当年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对现在成渝共建统一大市场很有启发。我们支部正在做的‘双城政策协同’调研,就是要把这种协同智慧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支部党员刘志兰结合专业谈道:“中物院全链条科研体系中的统筹协调经验,与我们研究的‘区域公共事务治理’高度契合。一、四支部正计划联合开展‘双城民生服务’调研,像老一辈那样扎根实践,让公共管理知识真正服务群众。”

此次调研让成员明白,科技馆既是国防史陈列馆,更是思政大课堂。一支部书记王丽娟总结道:“中物院迁徙史是协同创新奋斗史。重庆大学公管学院两个支部的参与,让党建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新时代双城建设,正需这样的‘红色引擎’推动青年成长。”

资料搜集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