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上午,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数智渝行,云端护‘心'”暑期社会实践团师生21人,在学院团委书记徐柳、辅导员李庆的带领下,走进重庆市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以下简称“区数治中心”),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数字治理实践研学活动。通过实地观摩、场景演示和互动交流,师生们深入了解了“数字重庆”建设在区县层面的创新实践与实战成效。

在区数治中心指挥大厅,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城市运行的各项数据。工作人员向实践团系统介绍了“数字重庆”建设的顶层设计——“1361”数字化体系,并重点阐释了区级治理中心在三级贯通体系中的枢纽作用:“我们通过整合全区79.49万个物联感知设备数据,构建了‘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的智能管控平台。”

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从问题发现、智能派单到处置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当大屏显示某路段出现占道经营预警时,系统自动生成处置方案,2分钟内即完成跨部门任务派送,处置结果实时回传的整个过程令师生们印象深刻。

时值汛期,实践团特别关注数字化手段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工作人员打开数字防汛决策指挥系统,三维立体的沙坪坝区实景模型跃然屏上。“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我们可以模拟不同雨量下的积水情况。”随着他的操作,系统动态展示出某商圈在暴雨时积水演进过程,并自动生成受影响商户清单和人员疏散方案。“这套系统已接入气象、水文等12类实时数据,能提前2小时发出精准预警。”

参观过程中,多个特色应用场景引发师生热议。在重庆市率先启用新版驾驶舱,围绕8大板块71条跑道收集城市生命体征指标3747个,居重庆市前列。在公务仓资产管理系统前,工作人员介绍道:“我们运用区块链技术盘活全区闲置资产,已实现跨部门调剂办公设备近5.8万件,节约财政资金上千万元。”

“原来抽象的数字化治理概念,在这里变成了看得见的应用场景。”实践团员王旭东同学在观摩后感慨,“真切体会到了数字赋能的落地效果,这是我们坐在教室里难以想象的”。此行让实践团的师生们切身感受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学院培养数字治理人才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