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正文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不一样——公管学院师生带你走进《不平等的童年》
作者:杜诗琪 刘一笑 钟兴菊      时间:2023-04-10      阅读量:

为了搭建思想交流平台,营造阅读经典的氛围并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与兴趣,由公管学院公共人力与社会保障系师生共同举办的读书会于2023年3月30日下午2点30分在虎溪校区D1328教室如期举行。本次读书会是继《穷人的银行家》以及《金翼》之后,首次以线下方式举行,由刘一笑老师领读安妮特·拉鲁所作的《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读书会吸引了来自公管学院、本科生院、经管学院、管科学院以及外国语学院等多个学院的30多名师生共同参加与热烈讨论。

本次读书会分为系主任发言、书目内容介绍、议题辩论、个人经历分享与现场老师点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系主任发言

系主任杨宝老师指出,“十日坛”读书会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它的建立初衷是为了形成一个闭环的培养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教授学生基础知识、深入理解经典理论、认识并理解中国现实;将学生培养为理性的、客观的,与此同时又不是冷血的、而是有家国情怀的人,并希望赋予学生公共意识与素养。杨老师鼓励学生不仅关注周围的群体以及所处的社会,还要关注公共议题并思考如何推动国家发展。最后,杨老师提出了对“十日坛”读书会的期待,希望其能长期持续地进行下去,同时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读书会的活动当中。

(杨宝老师发言)

第二环节:书目内容介绍

领读人刘一笑老师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生动地从三组调查家庭的童年故事深描、十年之后的追踪访谈以及联系中国现实的问答互动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领读与互动讨论。

(刘一笑老师领读)

(一)三组调查家庭的童年故事深描

本书作者安妮特·拉鲁使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沉浸式观察并深入访谈了12个(书中详细介绍了其中9个)有9-11周岁孩子的家庭。作者主要以年收入、家长教育与职业为标准将社会阶层划分为三类:中产,工人和贫困。同时,根据不同家庭的儿童教养策略从三大板块主题进行切入:组织日常生活、语言的运用以及家庭和教育机构的互动。每个主题下至少包含来自两种社会阶层的家庭。

1、组织日常生活的童年故事

该组包含的三个家庭来自三个不同的阶层。来自中产阶级的加勒特接受了被作者称为“协作培养”的教养策略,父母通过结构化的方式,组织他的日常生活,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深度参与他的成长历程。相比于加勒特,来自工人阶级的泰雷克则接受了更自由的教养策略——“成就自然成长”:父母并不深入参与子女生活,子女处于“放养”模式,有组织的课外活动较少。而来自贫困阶级的卡蒂受到的教养策略与泰雷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经济窘迫带来的难题在教养中更为突出。

2、语言运用的童年故事

该组包含的两个家庭分别来自中产阶级和贫困阶级。来自中产阶级的亚历山大的父母更多使用协商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中,亚历山大掌握的词汇量、协商的技巧以及面对陌生人应对自如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与训练。而来自贫困家庭的哈罗德接受的教养方式更强调语言的实用性而非能力性。在与母亲的对话中,哈罗德更多接收到的是指令性用语、管教性用语以及功能性谈话等。

3、家庭和教育机构互动的童年故事

该组包含的四个家庭分别来自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来自中产阶级的斯泰西在教育机构中受到了重视和保护,她的父母会主动地干预学校:勇于质疑老师的做法,为孩子争取最好的结果。而对于同样来自中产阶级的梅勒妮,这种“父母主动干预教育机构”的教养模式似乎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来自工人阶级的温迪与小比利的父母,更多是“被动接受”学校的安排,不会主动干预教育机构的做法。

通过对三组教养主题下三类家庭的对比,作者展示了中产家庭的“协作培养”以及工人与贫困家庭的“成就自然成长”两种对比鲜明的教养逻辑,并剖析了家庭教养策略是如何深刻嵌入到社会结构中的。

(二)十年之后的追踪访谈

十年后,作者对九个家庭的孩子进行了追踪访谈。来自中产阶级的四个孩子成年后都被水平不一的大学录取。而来自工人阶级的三个孩子虽然有两个高中毕业被大学或社区学院录取,但都放弃;另一个则高中辍学。来自贫困家庭的两个孩子都于高中辍学。童年的不平等延伸到成年。除此之外,刘一笑老师还就书中反复提及但却没有深入讨论的现象——家务行为的性别分工(女性的无形劳动)——进行了延伸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当今社会存在的“不均衡的性别革命”。

(三) 联系中国现实的问答互动

结合书中内容,刘一笑老师提出了一系列联系中国教育与社会不平等的现实情境问题,与现场同学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如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情况、“双减”政策的实施目的、我国教育公平政策的演变、中国家庭内部教育资源分配的文化特殊性以及对于中国当前“学区房”等问题的思考。现场同学积极参与问答并获得了精美的小礼品。

(现场问答互动)

第三环节:“寒门是否出贵子?”以及“鸡娃VS.躺平?”的议题辩论

根据《不平等的童年》书中的内容,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境,刘一笑老师提出了两个辩题:议题(a)“寒门出贵子”还是“寒门再难出贵子”?以及议题(b)“鸡娃”还是“躺平”?读书会现场采取自由辩论的形式,学生选择自己支持的观点,在教室内调整座位。经过十分钟的讨论后,学生主动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关于第一个辩题,有同学结合自己上学期间的经历,认为如今寒门后代通过奋斗进行阶层跨越的难度变大,但依然有成功的例子;有同学结合“双减”政策的颁布,认为这一政策初衷非常好,但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以免出现寒门后代教育资源被剥夺的现象。关于第二个辩题,有同学认为“鸡娃”这一现象虽然形式较为极端,但其所暗含的奋斗精神却是我们应该倡导的;还有同学认为“躺平”也不失为一种人生态度,但在行动上依然需要借鉴“鸡娃”的精神内核,通过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通过辩论的形式,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书中的内核,并对中国的社会不平等进行了思考。

(现场辩论)

第四环节:个人经历分享与现场老师点评

通过对《不平等的童年》这本书的学习,现场同学们感触颇深,纷纷讲述自己的生活与求学经历。现场一同学感慨:“我来自农村,来到重庆大学读书,我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自己所处的阶层,这其中虽然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我自身的努力,但这种经历也是无法复制的。”还有学生结合各个时代父母的教养风格以及青少年的性格特性探讨自己对书中观点的理解。

(个人经历分享)

张楠老师从中美两国国情的差异出发,认为当今中国依然可以“寒门出贵子”;中国社会依然是“流动”的社会,其阶层固化程度远不如美国高。胡晓芳老师则以重庆大学学生的户籍比例为依据,认为当前的高考制度具有较强的公平性,这一制度使得中国学生拥有较为平等的跨越阶层的机会。钟兴菊老师结合自身养育孩子的经历,认为培养子女确实应该“卷”,但是怎么“卷”、如何“卷”以及如何作出有利于子女成长的选择,这些问题需要每位父母认真思考。

(参会老师点评)

读书会的最后,李毅老师预告了下一期读书会(总第四期)将一起讨论罗伯特D·帕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并期待同学们参加。读书会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本次线下读书会的成功举办为后续读书会的举办提供了经验与借鉴,也激发了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与社会现实对公共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筹备组同学与参会老师合影)

(部分参会师生合影)

资料搜集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