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学业支持> 最新资讯> 学子风采> 正文
如何走好政策“最后一公里”?重庆大学公管硕博服务团深入绿春一线探寻治理密码
作者:王羽竹 拍摄:金子健      时间:2025-07-25      阅读量:

7月22日,重庆大学公管硕博服务团成员们深入基层开启了一场深度调研将学术视野投向边疆治理一线,在躬身实践中触摸政策落地的脉搏以专业视角解码乡村振兴的绿春样本

多部门深访,解码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上午,服务团成员分别深入县人社局、民政局、文旅局、民宗局、社会工作部等五个职能部门。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全面且系统地认识基层治理的实践经验。在人社局,成员们了解到返乡创业扶持与劳务输出激励的双线并行有力地带动了全县百姓增收,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民政局,成员们重点聚焦社会救助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围绕留守儿童、老人、低保户等特殊群体的兜底保障网络问题,探寻如何进一步优化救助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救助政策精准落地的有效路径。在文旅局,工作人员向成员们详细讲解了以哈尼族生态文化为核心打造的民族非遗等特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情况,为文化如何赋能乡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志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站,社会工作部负责人向服务团成员详细介绍了一老一小服务开展情况,让成员们对基层服务有了切实的体会与感悟。同时,在民宗局调研的服务团成员们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主题展开深度探访,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民族团结进步意识和认同感。


服务团成员前往各部门调研


镇域座谈,共话乡村振兴“破局之道”

下午,服务团与大兴镇党委书记赵付县及镇政府办工作成员围坐一堂,共话振兴。赵书记以大兴镇为切片,生动勾勒出绿春乡村的发展图景与深层挑战我们拥有生态茶叶、林下香料、旱地优质稻、蛋鸡养殖等独特资源禀赋,但产业链条短、市场渠道窄、品牌溢价低仍是痛点”。他特别强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扶“志”到扶“智”,基层最渴盼的是老百姓们可感可及的智力支持。服务团成员结合上午走访收获,分别围绕对口帮扶产业发展政策执行等议题展开激烈探讨,讨论中,赵书记一句“乡镇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的朴素箴言,让成员们们对“一线”二字的分量有了切肤之知。

大兴镇政府座谈

通过基层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服务团成员们对乡村振兴基层工作和实际落实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当青年学子的理论锋芒遇见基层治理的深厚土壤,碰撞出的不仅是眼前的调研成果,更将孕育服务边疆发展的长远力量。未来,服务团成员们将继续关注边疆发展,不断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资料搜集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