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9时,由本科生一支部书记、学办主任王丽娟同志带领的学院“双城助力实践行”三下乡实践团赴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在诗碑林立的仿唐建筑群中,开展了一场融合历史文脉与区域治理的“大思政课”。通过诗歌解码、情景课堂等创新形式,探索李白文化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当代启示。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团成员均为来自本科生一、四支部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

李白一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成渝地区更是他诗路上的重要节点。他的诗作中既有对巴山蜀水壮丽景色的描绘,也有对这片土地上风土人情的深刻感悟。在“双城建设”的大背景下,文化是连接成渝两座城市的灵魂纽带。李白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成渝两地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影响力。这使得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挖掘和弘扬李白文化中开放包容、豪迈洒脱的精神特质,能够为双城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强大的动力。通过举办李白诗歌朗诵会、文化研讨会等活动,可以促进成渝两地民众在文化层面的互动与认同,打破地域隔阂,让双城在文化的交融中携手共进。

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自由理想的向往。在“大思政”教育的视野下,李白的精神品质为当代青年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滋养。一、四支部的同学们围绕李白的精神内涵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将李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支部的刘志兰同志思考到,回到学校后可以通过积极开展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们从李白的诗歌中汲取正能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激励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

四支部的钱诗佳同志表示,当我们读懂李白“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家国情怀,就更能理解成渝协同不是简单的经济合作,更是文化根脉的深度交融。这种认同,才是双城行稳致远的深层动力。相信在文化的引领和思政的赋能下,成渝双城必将携手谱写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