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应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彦随在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并作了“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学术报告。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渝琳教授主持报告会。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鹏教授及重庆大学有关院系众多师生代表聆听了报告。
刘彦随从地理学角度阐释了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他认为,城市和乡村既是有机体,也是命运共同体,更是融合体。乡村振兴应致力于资源集约、产业集中、要素集聚,培育乡村全产业链,深化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创建专业组织、股份合作、混合经济新机制。城乡是个有机体、命运共同体,创新乡村振兴理论、模式与战略亟需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合作、多模式示范,探究城乡深度融合机制、地域模式、转型创新路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发展过程。“两个大局”下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要主动有为,强化乡村振兴科学研究、探索机制创新、科学服务决策大有作为!
刘彦随还提出了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研究面向,一是面向全球土地退化及生态挑战,如何改造、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二是面向全球农业与食物安全格局,如何提升农业系统产能;三是面向全球减贫与“双碳”目标,如何探索区域发展模式,提升乡村地域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勉励青年师生要有吃苦耐劳的研究情怀,学术研究只有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互动环节,刘彦随就现场提出的如何在宏观微观上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气候变化影响作物生产变化、组织创新与乡村振兴路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解答。
演讲结束后,刘渝琳总结指出,刘彦随院士从地理学视角对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进行了专业解读,刘彦随院士的报告站位高、信息量大,对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刘彦随院士在城镇化、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方面卓有建树,报告充分展现了其精深的学术造诣、广阔的研究视野和科学的求索精神。
刘彦随,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会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地理与土地工程委员会(IGU-AGLE)主席、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ANSO-APRD)主席、中国城乡发展智库联盟理事长、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Land Use Policy》副主编等。长期从事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乡村振兴与人地系统科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以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科学奖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杰出地理实践奖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等奖项。出版著作20本、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Nature》、《Science》、《Land Use Policy》等SCI/SSCI论文200余篇 ;2018年以来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在《人民日报》等发表时评专论等17篇、多份咨询报告被中办/国办采用并得到国家领导人实质性批复。2013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两院院士及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专家进行座谈。2017年10月18日应邀走进CCTV新闻直播间“十九大时光”解读“十九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