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博服务团跨越山海而来,既是沪滇协作与高校定点帮扶累累硕果的见证者,更是躬身入局、以行践知的践行者,在绿春大地上书写着青春与振兴交融的生动注脚。
深谈共话帮扶,智汇迸发火花
2025年7月19日上午,服务团走进绿春县人民政府,一场思想交融的对口帮扶座谈交流会热烈开启。绿春县副县长、上海市长宁区挂职干部黄伯运,绿春县副县长、重庆大学挂职干部吴炯,绿春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长宁区挂职干部金赟和重庆大学公管学院副院长王辉参加会议。黄伯运以一部《沪滇协作话长宁》短片,铺展近三年长宁区倾力帮扶绿春的壮阔画卷。他结合自身挂职经历,深刻阐释帮扶工作的双重使命,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基垒土,更是守护祖国西南边境的坚实屏障。他还强调青年力量的重要性,对服务团成员寄予厚望,期待此行成为种子,深植沃土,未来在国家需要处生根发芽。
服务团成员紧扣组织动员、内生动力培育、产业项目选取等核心议题踊跃发问,黄伯运、吴炯鞭辟入里,为成员们答疑解惑。思想的激流在问答间奔涌,智慧的火花照亮了乡村振兴的深层路径。王辉副院长由衷赞叹这是一场饱含实践真知的思维盛宴。

服务团成员与挂职干部开展对口帮扶座谈交流会

服务团成员与挂职干部合影
步履丈量沃野,星火点亮童心
下午,服务团探访重庆大学定点帮扶的咪丕村。村中彩绘墙绘述说着新貌,走进由重庆大学帮扶投资建成的潘雾云茶厂和标准化猪舍,感受产业脉搏,触摸增收希望。走入农家,与村民促膝而谈,朴实的笑容是帮扶成效最温暖的体现。便捷的交通与毗邻县城的区位优势,正悄然唤醒这片沃土的巨大潜能。

服务团成员走访咪丕村潘雾云茶厂
随后,一路成员踏入沪滇协作精心雕琢的示范村——虾巴村。层叠的梯田如大地诗行,独具特色的旅居民宿与星空民宿点缀其间,农文旅深度融合的魅力扑面而来。在虾芭时光生态农场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祥仿与服务团围桌恳谈。他介绍在依托长宁区的帮扶下,虾巴村探索“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文明新风+生态宜居”联农带乡村振兴模式的历程,坦言当下痛点和打造“国家级康养胜地”的宏愿,并热忱邀请服务团成员利用所学所思,深度参与虾巴村的项目设计与落实。

服务团参观虾巴生态农场
与此同时,加梅小学的课堂里涌动着知识与梦想的清泉。服务团成员蒋佳佳以“石榴花开别样红,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用鲜活的故事串起民族风采,帮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民族团结以及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并透过知识问答颁发重庆大学文创奖品,点燃同学们探索的热情。紧接着,服务团成员唐月新的“法治宣传小课堂”将抽象的法理化为身边警示,小故事传递大道理,加深同学们对于法的基本认知。课堂高潮落在畅想未来的互动绘画,稚嫩的笔触下孕育着教书育人的师者、守护正义的缉毒警察……五彩斑斓的梦想瞬间点亮了简朴的教室,也深深叩击着服务团成员的心弦。教育,这项托举未来的基石工程,正奋力为山乡孩子的梦想插上翱翔的翅膀。

服务团成员与加梅小学学生互动

加梅小学宣讲活动合影
暮色四合,绿春大地上镌刻下帮扶力量深深的印记。重庆大学的青年学子们此行,不仅用双眼见证了沪滇协作与高校智慧在边疆热土奏响的华美乐章,更以双脚丈量、用真心参与,成为这壮阔和声中跃动的青春音符。展望前路,唯愿各方持续秉持“绿春所需,帮扶方所能”的理念,汇聚更磅礴的合力,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共同擘画一个更加和美、富庶、希望的绿春新未来。山海情未了,青春力正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