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下午3点,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双城助力实践行”实践团在本科生一支部书记兼22级辅导员王丽娟的带领下,走进天宜上佳新材料公司开展实地调研。此次活动以“大思政育人”为脉络,紧扣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探索产教融合与人才引育的协同路径,推动青年学子在实践中读懂“国之大者”。此次三下乡活动系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一、四支部“样板支部新征程,凝心聚力助成长”系列活动之一,实践团成员均为本科生一、四支部的入党积极分子、党员。

天宜上佳作为新材料领域的标杆企业,深度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布局,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前沿领域构建创新生态。

调研过程中,实践团以“大思政观”串联观察视角:从企业展厅里国产替代的技术突破,到生产线上青年工程师攻坚团队的奋斗身影,处处映照“科技报国”的精神传承。王丽娟老师指出,把实践课堂搬进企业,就是要让学生看见“双城建设”背后的人才力量,理解公共管理不仅是理论推导,更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担当。

刘志庆表示:“走进天宜上佳,我对‘双城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前在课堂学‘区域协同’,总觉得抽象,如今在企业,看到人才跨城流动的政策创新、产教融合的育人实践,才明白‘国家战略’如何落地生根。作为公管学子,我们既要钻研‘人才政策设计’的专业逻辑,更要厚植‘服务双城发展’的家国情怀。这次调研,让我真切触摸到‘大思政’的温度——它不是口号,而是我们脚下的实践之路。”

此次调研,是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思政+双城实践”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走访产业一线,实践团既洞察了双城建设中人才引育的痛点与创新,也让“公共管理服务国家战略”的理念深植学生心中。后续,实践团将持续围绕“双城人才协同”展开调研,为成渝地区产教融合、人才互通贡献智慧,真正实现“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思政育人目标。
